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梅州87家全省第一

时间:2016/03/03 00:00:00

来源:大埔县农业局

浏览次数:177

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,要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,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。

近日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指出,要坚持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新理念,推动广东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,牢固树立短板意识,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破解制约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题。

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,梅州农业人口超380万,拥有超5000家涉农经营主体,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达20%。数据显示,去年新增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5家,累计达87家,占全省14%,居全省第一;新培育省级名牌产品11个,累计81个,约占全省1/10。

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表示,梅州将重点夯实农业标准化内功, 增强品牌和市场外功,实现良地、良种、良法、良品一体化发展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,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。

●南方日报记者 马发洲 通讯员 温景添 刘菲 肖铭浩

老龄化 空心化 农业老大难亟待破题

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梅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,拥有农业人口380多万。春节一过,农村8成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或向城镇集中,留守老人和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。

“儿女宁可在城市里少挣钱,也不愿回家帮忙打理。”梅县松口镇石盘村的张冠东感慨地说。张冠东今年52岁,种了一辈子柚子,如今面临近半果园失管,不禁为后继无人担忧。

“孩子们都觉得当农民累、脏,没面子,不好找女朋友。”张冠东的担忧不仅反映了三代人对农业的态度,也折射出了当前农业生产队伍的“老大难”。

“70后”不愿种田,“80后”不会种田,“90后”不谈种田。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,农村空心化、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,不少新生代的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、定居。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,常见诸报端。

梅州在农业产业上有着先进的探索。但是,面对庞大的农民基数,梅州农业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,打造现代化农业还任重道远。如在生产上,农业管理、科研、经营队伍普遍存在知识老化、综合素质不高、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。在经营上,梅州全市规模涉农经营主体5000余家。然而,由于90%以上是夫妻档、父子档式的家庭作坊,思路受限、人才紧缺、管理乏力等现象普遍存在,在产业设计、基地规划、企业管理、品牌推广等方面运作很不规范,难以提升企业档次。

同时,农业产业上游生产组织不稳、人才短缺、管理乏力、标准不一、下游品牌包装、加工档次不高、市场狭小,难以对接大市场,农业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换而言之,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,生产队伍弱化、经营队伍弱势已经成为限制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大瓶颈。

因此,破解“谁来种地”的难题,关键在人。这意味着,要让农业真正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,让职业农民也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。中共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,深化农村金融改革,完善农业保险制度,这是一个艰巨却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
组织化 社会化 成立协会牵住牛鼻子

寒冷的冬天过去,大江南北忙春耕。

兴宁市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、种粮大户李志新开始一年的忙碌。4年前,李志新开始帮助周边农户“代耕”、“代育”。如今除了自己的400多亩地外,还有120多户的固定合作农户,全年“代耕”、“代育”面积600多亩。

李志新说,青年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。现在帮农户代耕,每亩收费100元,代育(种子钱除外)每亩40元。“待稻谷成熟时,我们还可以提供机械化收割,比较耗费人工的环节由我们来提供服务,农民也乐意跟我们合作。”

这是梅州市农业服务社会化的一个缩影。去年梅州市新增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5家,累计达87家,占全省14%,居全省第一;新培育省级名牌产品11个,累计81个,约占全省1/10。

“国家各类政策的出台铺平道路,为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”。在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看来,破解“谁来种地”的难题,需要抓住“组织化”这一牛鼻子。

2013年,梅州市农业局对全市5000多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整合、整顿、分类、遴选,在全省率先组建金柚、慈橙、茶叶、蔬菜、农机、农资等覆盖农业全产业的12个市级农业行业协会。通过协会的引领作用,推动了跨县域农业交流与合作,盘活农业经营主体资源,为内部交流、行业自律、抱团发展搭建平台。

对外则提升了产业地位、市场竞争力,成为对接珠三角等大市场的骨干力量和商贸平台。梅州市农业以协会为龙头的“行业协会 龙头企业合作社 家庭农场 种养大户 普通农户”六位一体的产业“金字塔”新型经营体系在逐步完善。

品牌是核心竞争力。为此,梅州市还积极组织支持12个协会打造品牌,开拓市场,提升农业整体竞争能力。充分发挥长寿之乡、地域文化和富硒资源优势,深入实施“企业品牌—区域品牌—长寿品牌”三位一体的特色化差异化品牌战略,形成以企业品牌为基础,以区域品牌为支柱,以长寿品牌为特色的品牌农业发展新格局。2015年,梅州市新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7家,累计达322家;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43家,累计3763家;新注册登记家庭农场491家,累计852家。

“在不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,梅州市大力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,以服务的规模化、专业化、个性化补充经营的细碎化。”刘玉涛说,李志新的代耕就是服务社会化的一种,要让农民也能花钱可以购买农业上中下游全程服务,目前梅州已初步构建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

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、广东省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赖作卿认为,以农业协会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,政府引导、主体主导、社会参与的农业社会管理新模式,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社会分工和抱团发展,降低交易成本,分散市场风险,扩大经营规模,加快科技创新,增强农业内部自我约束的能力。

机械化 专业化 新型职业农民唱主角

“以前要雇30个工人,劳动一天才能摘2万斤。现在我们一天输出8万斤柚子都没有问题。”说起新技术,梅县恒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守盛很是兴奋说。肩挑背扛式的人工采摘已不见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山地果品运输机械装置。

地处丘陵山区,农业机械化成为梅州提高效率效益、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。只有充分结合山区条件,研发更多适合山区农业特点的农机产品,才能切实解决“用工荒”难题。此前,梅州市农业局与华南农业大学、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中心等单位合作或买断专利,陆续引进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机械,大大提升了农业设施装备水平。如今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为46.91%,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61.6%。

除成立研发中心这一“硬件”平台外,梅州市农业部门着重在人才和技术两方面搭建“软件”平台。一方面通过市级农机协会,定期组织农机技术培训,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农机手;另一方面,以研发中心为依托,注重技术创新,着力研发食物冻干设备、苗圃场种苗营养袋自动化装料设备等多种先进农机设备,有力地“武装”了农民。

未来,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农民?毫无疑问,是新型职业农民。从长远看,新型农业,将产业链细分为生产、经营、销售,将农民从不擅长的领域中解放出来,专心做好最擅长的环节。因此,职业农民的“新”,主要在思想、技术上。

去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》、今年中央1号文件等顶层设计,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。

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需要政府加大培育力度,创造条件让年轻、有知识、有技能、懂管理、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起来。同时,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,通过制定、完善相关政策,营造尊重种地、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,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资金奖励,吸引年轻人到农村就业创业。

“要把目光放得更深、更远,通过精加工、休闲观光等环节延长产业链条,衍生更多的增值空间”。刘玉涛说,梅州将重点夯实农业标准化内功, 增强品牌和市场外功, 实现良地、良种、良法、良品一体化发展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,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。

 

粤省事小程序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