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7/03/01 00:00:00
来源:大埔县农业局浏览次数:388
农作物病虫情报 [第一期]
抓好早稻种子消毒和苗期病虫防治
做好早稻种子消毒和苗期病虫防治,是省工省时的方法。各地要认真抓好早稻种子消毒和秧苗病虫的防控工作,确保早稻生产丰收。
一、选择抗病良种
由于种子市场开放,早稻品种繁多,农户要因地制宜选择早稻高产抗病良种。对多年种植且抗病性差的品种要进行更换,减少病害发生的条件。
二、认真做好种子播种前处理
(一) 在浸种前对种子进行翻晒,可减少种子带病率,提高种子发芽率。
(二) 种子消毒:水稻种子可携带稻曲病、恶苗病、稻瘟病、细菌性条斑病等多种病原菌,成为水稻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。因此加强种子消毒,可显著减少病害初侵染源,有效预防各类种子传病害的发生。主要用强氯精和施保克消毒,两者任选其一。
1、强氯精消毒:先将种子浸12小时后捞起,在浸入300~500倍强氯精药液(即10克强氯精加水3公斤,可浸3~4公斤种子)中12小时,洗净后用清水再浸12小时,随后按常规法催芽或直播。
2、25%施保克乳油消毒:25%施保克乳油2000—3000倍药液浸种1—2天,然后捞出用清水催芽。
三、及时做好秧苗的病虫鼠的防控
1、加强秧田管理。对盖膜秧苗田,气温回升后,要适时揭膜“炼苗”,使秧苗适应气温变化,防止棚内温度急速上升伤苗;温度下降时,要及时把揭开的拱膜盖好保温。及时铲除田边、沟边杂草和再生苗等以减少病虫越冬基数,减轻病虫的发生。
2、抓好秧苗的病虫防治。对发生绵腐病的秧田,每亩可用硫酸铜100克兑水50公斤揭膜喷施控制,发病严重的秧田可间隔5—7天再施药一次,以巩固防治效果;没有发生绵腐病的,每亩可用45%的敌克松100克兑水50公斤预防。对立枯病可选用25%敌克松500—700倍液或80%甲基托布津800—1000倍液防治;发现苗瘟应及时喷施75%三环唑1000-1500倍液进行防治。
3、在抛、插秧前4-5天,秧苗应施好“送嫁药”减少病虫源到本田。可亩用18%杀虫双200毫升加40%乐果100毫升加30%爱苗15毫升冲水75公斤喷施。
4、加强春季灭鼠。春季老鼠食物少,抓住时机进行集中毒鼠,可用杀鼠谜、诱食宁或敌鼠钠盐投放毒鼠。禁止用国家禁用的高、剧毒鼠药。
附:易感稻瘟病品种情况通报
根据省预想警中心2017年早稻稻瘟病菌小种监测结果,2017年早稻稻瘟病感病品种风险预警如下:
(一)感病的品种(组合):特香占25、美香占、五优308、珍珠矮、黄华占、马坝银占、特优524、天优103、五丰优103等。
(二)潜在风险感病品种(组合):
1、七丝软占、马坝银占、丰优丝苗等品种在全省大部分稻区种植感病风险极高。
2、五优308、齐粒丝苗、桂农占、黄华占、美香占2号、丰华占、银晶软占、丰美占、籼小占、金农丝苗、玉香油占、天优998、天优368、汕优998、博优998、优优998、培杂泰丰、天优3618等品种。
粤省事小程序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