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级 “非遗”项目——《广东汉乐》(传统音乐)

时间:2018/12/05 10:01:02

来源:转自:大埔县人民政府

浏览次数:1347

23.jpg

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广东汉乐,无疑是一块最靓丽的品牌。广东汉乐,过去又称儒家音乐、国乐、客家音乐、汉调音乐等。广东汉乐植根于大埔,分布于在广东梅州、汕头、韶关、惠阳等地区。据查广东汉乐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,有"中州古乐"之称,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。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,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(如打八音、中军班音乐)等相融合,同时又吸纳了潮乐(如大锣鼓)的一些成分,形成了自己的完整体系和艺术风格,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。广东汉乐的曲目丰富,演奏形式多种多样。80年代有谱可查的曲目就达600多首,其中丝弦音乐350多首,中军班音乐60多首,唢呐曲牌120多首,民间小调60多首。从汉乐曲牌名称来看,既有高贵气派的《将军令》、《北进宫》、《朝天子》等,也有典雅清秀具有儒家风范的《柳叶金》、《琵琶调》、《西厢词》等,还有紧贴大众生活的《迎宾客》、《百家春》、《嫁好郎》等。

24.jpg  25.jpg

当今艺术舞台上经常可以听到汉乐《出水莲》那优雅高洁的旋律,它已经成为广东汉乐的代表作。按照传统的演奏形式、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及不同用途,广东汉乐分成五个类别。一是丝弦乐,俗称"和弦索"。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、最大众化的演奏形式。演奏时以头弦(俗称"吊规子")或提胡领奏,配以扬琴、三弦、笛子、椰胡等乐器。二是清乐,又称儒乐。它追求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,为文人雅士所偏好。演奏时乐器较少,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、洞箫等,人称筝、琶、胡"三件头"。三是汉乐大锣鼓,又称八音。它主要应用于民间迎神赛会或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。演奏时以唢呐主奏,另辅以大鼓、苏锣、大小钹、碗锣、铜金、小锣、马锣(八音用)等打击乐器。四是中军班音乐。历史上它主要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音乐班社演奏,作为仪仗性质的音乐,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。演奏时以唢呐为主奏乐器,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。五是庙堂音乐。它是举行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,演奏时以唢呐为主,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。

26.jpg


  广东汉乐和广东汉剧一样,在我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。它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民间文艺。据《大埔县志》记载,明嘉靖年大埔已有中军班音乐、八音和丝弦乐的活动。清代,大埔枫朗人罗淑予、百侯人杨缵烈、湖寮人张振南等进士、举人,均雅善琴、箫;清光绪壬午年(1882年),茶阳秀才饶君谷还手抄乐谱名《消遣集》,收入汉乐乐曲182首。民国时期,汉乐在大埔极为盛行。几乎每个乡村角落都有弦馆,出现近百个“笛馆”(埔人称唢呐为笛)。
  民国时期兴盛的汉乐活动,造就了一大批成就很高的汉乐艺人,如何育斋、饶托生、钱热储、饶从举、罗九香、饶碧初、李蓝田、李芝田等。他们不但活跃于大埔县,而且把汉乐传至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上海、广州、汕头等地。解放后,县文化馆为挖掘和传承广东汉乐做了大量工作。1989年,我县广东汉乐研究会成立,进一步促进了广东汉乐传承和发展,至2013年“县汉研会”拥有会员486人。2010年成立了“大埔县广东汉乐乐团”和“大埔县女子汉乐团”。2013年成立了“大埔县乐龄广东汉乐汉曲艺术协会”。2004年我县被省文化厅授予“广东汉乐”之乡称号;2006年“广东汉乐”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08年我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文化艺术之乡——广东汉乐之乡”。
  如今,广东汉乐已成为大埔的珍贵文化品牌,对外推介大埔的文化名片,和谐大埔的绿色音符。

粤省事小程序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