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级 “非遗”项目——《百侯鲤鱼灯》(传统舞蹈)

时间:2018/12/05 10:26:20

来源:转自:大埔县人民政府

浏览次数:858

鲤鱼灯舞最早的活动地为百侯镇侯南村,是族人杨缵绪(清康熙辛丑年进士,乾隆二十二年任陕西按察使)从陕西带回来的。依此计算,大埔鲤鱼灯舞始于250年前。
  鲤鱼灯舞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。它寄物寓意,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,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,反映人们的思想、感情、愿望和理想。同时,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、幸福的象征。在传统的春节、元宵节活动中,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、贺新春、闹元宵,对新的一年,新的岁月寄予美好的期望。

36.jpg

百侯鲤鱼灯舞的代表作是鲤跳龙门,它分为三个舞蹈小段,分别为“群鲤戏春”、“比比交尾”和“鲤跳龙门”。 “群鲤戏春”美于形,金鳞翩翩戏水中;“比比交尾”富于情,亲情融融,以情感人。“鲤跳龙门”富于想象,同时也体现了不畏艰难、敢于拼搏的精神。
  1953年,鲤鱼灯舞参加广东省(粤东区)民间艺术汇演,由于表演出色,被选拔为上京演出节目。
  1955年,大埔鲤鱼灯舞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艺术汇演。1989年,《鲤跳龙门》收入《民族民间舞蹈集成·广东卷》;2007年,百侯鲤鱼灯被广东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粤省事小程序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