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家“万圣节”: 大埔高陂正月“迎景”

时间:2018/12/05 10:28:48

来源:转自:大埔县人民政府

浏览次数:410

37.jpg

38.jpg

39.jpg

彩旗飘扬,鼓乐喧天,鞭炮齐鸣,人们抬举神明塑像走街串巷。每至一处,都有群众在自家门前用酒肉茶烛迎接,用水果、斋菜、素面、鸡鸭拜奉,祈祷国泰民安、如意祥和,这是大埔县高陂镇乌槎村正月廿一迎灯会(“迎大帝”)的热闹场面之一。

相传高陂赤山马鞍亭五显华光大帝和湖寮的保生大帝是亲兄弟,两人分别在高陂和湖寮行医,悬壶济世,救死扶伤,免费给老百姓医治,深受民众爱戴。两人逝世后,当地百姓为纪念他们,分别在高陂马鞍亭和湖寮黎家坪修建大帝宫,常年供奉,以示感恩。1958年开始,单独的“迎景”活动甚少开展。人们把农历正月二十迎大帝活动和正月廿一“迎景”活动并在正月廿一举行,并一直延续至今。高陂镇迎景活动俗称“迎大帝”或“廿一埠”,人们用火爆的欢娱形式,欢庆过去的一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并祈新年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这一天万人空巷,男女老少穿着古装,画了怪脸作滑稽表演,热闹程度堪媲西方“万圣节”。

这场轰轰烈烈的民俗“迎景”活动,为群众献上一场盛大的视觉晚宴。街道福首(理事)牵头组织“迎五显华光大帝”,由4人抬着“大帝”从赤山马鞍亭出宫巡游,在各条街道赐福,队伍最前面由两面大锣鼓开道,后头是“肃静”“回避”两块牌匾,舞狮队、花灯队、彩旗队浩浩荡荡地紧随其后,街道沿线家家户户摆上丰盛祭品,善男信女纷纷上香膜拜,街区内灯笼火红,鞭炮长鸣。所有街道游完后“大帝”经街道码头抬至韩江河畔沙坝内,放置于帝棚中。帝棚由木柱、枋板搭起,约100平方米,天顶盖有蓝色帆布,木板墙绘有历史人物画像。帝棚左右楹柱上,贴着一副联对:“宝镜光瑶,中院元宵天不老;银灯辉映,五更三点月留人”。棚内摆设祭品的信众,摩肩接踵,前来聚观,虔诚叩拜,把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。一旁还演出酬神戏,请来“八仙”、大埔汉剧班和潮州大锣鼓班在祠堂祭春,队伍浩荡,热闹非常,场面蔚为壮观。
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” 如此盛会用辛弃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。整个晚上,仔狮舞、彩灯车、彩旗队、锣鼓队、鲤鱼队、黄龙队等民俗文化传统节目表演队伍在各条街道、村居穿梭,受到群众接送欢迎。当日逾千人在祠堂祭春,晚上又举行赛笛、赛弦等庆典活动,持久不衰。(刘达标)

粤省事小程序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