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9/02/22 10:59:47
来源:大埔县广播电视台浏览次数:462
春节俗称过年,是客家最主要的传统节日,延续时间也比其他节日长。每年农历12月25日为“入年界”,即开始进入春节期间。这时,孩子们开始敲锣打鼓,大人们则忙着大扫除,洗被帐,洗桌椅。乡村间开始宰猪,每家多则几十斤、少则三、五斤,或用盐腌制,或煮熟,以备祭祖拜神和待客之用。至农历29日,家家户户杀鸡、杀鸭、蒸甜粄、发粄。大年三十日上午,家家户户贴春联、敬天神,下午挑着三牲(鸡、猪肉、鱼)、香烛、酒粄等到祠堂祭祖,俗称“过老年”。除夕之夜,全家吃过年夜饭,洗过澡,穿上新衣服,家中长辈便给小孩发“压岁钱”(俗称扎年钱)。
大年初一零时起,是“开门”的时辰。每家每户先把大门关上,然后敬天神,敬过天神后打开大门放鞭炮。初一上午,全村人敲锣打鼓,挑着“三牲”到祠堂祭祖(俗称过新年)。初一晚上,村中青少年便组织起锣鼓队到各家各户拜新年,一直闹到深夜。
初二、初四人们忙于走亲访友,媳妇们忙着回娘家,新女婿上门拜见岳父岳母,人来客往,充满着生活乐趣和人情味。
初三为“送穷日”。由于传统风俗初一、初二不能动扫帚,初三大清早便起床扫除垃圾,并要把垃圾送到三岔路口,插上三支已点燃在的香和两张纸,俗称“送穷”。初三这一天,一般不去拜访亲友,也没有亲友上门,是春节期间最清闲的一天。
初五“出年界”,人们开始出门打工,在家的人也忙着干农活了。